长期征集牛博士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青城桢楠
去年是卫生巾,今年是充电宝,这两年,总有小“物件”,引发大争议。
(图源:AI生成)
2025年时间过半,谁都没想到,再日常不过的小小充电宝,能够持续成为全民最瞩目的话题。
从高校到机场,因为充电宝,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罗马仕捅出个大娄子
事情的起因是,6月上旬,北京一些大学的在校生频繁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体上,吐槽自己购买的罗马仕移动电源容易自燃,甚至起火。
随后引发连爆效应,据凤凰财经等媒体,有不少网友在小红书等自媒体发帖说,自己的罗马仕直接爆炸了,早上6点钟直接被火喷醒,真的很吓人。
据正在新闻报道,6月13日,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保卫处下发通知,要求师生排查并舍弃罗马仕20000毫安充电宝。
北京高校封禁罗马仕一下子就上了热搜头条。
眼见舆论愈演愈烈,罗马仕坐不住了。6月14日,罗马仕首次公开声明,对于给师生及公众带来的困扰致以诚挚歉意,对于权威机构鉴定存在缺陷的罗马仕产品,将依法承担全部责任。
在声明中,罗马仕还表示,公司深耕充电领域13年,服务用户超过1亿人,始终坚持严格品控标准,通过了中国3C认证、美国FCC等认证。罗马仕还特别提到,作为很多用户的第一台充电宝,公司始终把安全当成科技产品的底线。
了解充电宝行业的都知道,罗马仕的业务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大学生市场,确实是不少人的第一台充电宝。
亿邦动力2024年7月25日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到:
当市场上主流的充电宝容量在1万毫安-2万毫安时,罗马仕率先推出了3万毫安的充电宝产品。在罗马仕看来,这一产品所主攻的用户群体便是在校大学生或是部分高中生群体——在集体住宿的环境中,一般学校在夜晚会选择断电,一款大容量充电宝的价值不言而喻。
除了在学生群体和特殊场景发力,罗马仕还充分利用了电商崛起的时代红利。
据澎湃新闻的报道,截至2024年,罗马仕已连续11年蝉联天猫“双11”移动电源品类销量冠军。
事态的发展并不如罗马仕和其拥趸所愿,反而朝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6月17日,封面新闻报道,“罗马仕宣布召回超49万台充电宝”。
原因是6月16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2023年6月5日-2024年7月31日期间制造的部分罗马仕移动电源,因为电芯原材料问题,可能发生过热甚至燃烧等风险隐患。
紧接着,安克创新、倍思科技、绿联科技等多个品牌也以“电芯原材料”为由,主动召回充电宝。
截至7月5日,罗马仕、安克创新、倍思科技、绿联科技等多个品牌先后召回120万台充电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6月26日,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随后,大量乘客发现自己的充电宝无法通过机场的安检,机场里充电宝堆积如山。
民航局的紧急通知,让事情朝更加惊悚的方向跃迁。
(图源:AI生成)
要知道,从2024 年 8 月起,有关部门才对移动电源实施强制性 3C 认证管理。这意味着,没有经过3C认证管理的充电宝才是主流。我们随机试验,到处可见的共享充电宝,几乎都没有3C认证。
没有3C认证到底会怎么样?
据格隆汇的文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网售充电宝的历年抽检结果显示,充电宝抽检不合格率一路飙升,2020年为19.8%,2021年为25.0%,2022年为35.4%,2023年为44%。
44%的充电宝不合格,你敢信么。
据魔镜洞察的报告牛博士,2024年,仅淘宝和抖音两个平台,就卖出7400万台充电宝,如此高的不合格率,细思极恐。
现在,贴3C标签成了热门生意。
据法治日报的报道,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几元钱就可以买1000张3C认证贴纸。小红书、闲鱼上还有人晒出激光刻印装备,提供有偿帮刻3C标志的服务。
尽管各平台第一时间屏蔽了“3C贴纸”关键词,但这样的糊弄唾手可得,成本实在太低。
如果贴个标签就能通过机场安检,或者继续在各地售卖,潜在隐患将有增无减。
充电宝背后,有认证谜团,有制造谜团
按理说,我们的制造业空前强大,不应该在充电宝、卫生巾等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领域掉链子。
可更多匪夷所思浮现在我们面前。据界面新闻6月20日的报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及相关公司的快充移动电源3C认证被大批撤销,证书状态显示“暂停”,剩余3C认证基本都与充电器和插座相关。
看到这条消息,多数人的反应可能是撤销正常啊,毕竟罗马仕的充电宝出问题了。
但我们关注的地方在于,为何罗马仕能获得认证,又是怎么获得认证的?
既然能够获得认证,说明产品本身经过了审核,经过审核还出问题,到底哪里出岔子了?
(图源:AI生成)
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查询的结果显示,罗马仕充电宝的3C认证资格,几乎全都在6月14日被暂停。
6月14日,刚好是北京高校下发通知,封禁罗马仕充电宝进入高校的时候。
在词条最后的原因栏里面,赫然写着两句话:
证书暂停后需向产品认证部申请变更的情况;
证书暂停后需向分中心/北京检查部申请恢复的情况。
从原因栏推测,罗马仕的3C认证被暂停,源自北京。
前文我们提到,罗马仕在6月14日的公开回应里面,曾提到公司通过了国内外的各种认证,以此标榜自己的安全性。
可事实是,6月14日当天,其大量充电宝被暂停了认证资格。
时隔3天,罗马仕因为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消息(并非北京的原因),宣布召回。
这中间的曲折,可能只有罗马仕自己清楚。
一个更让我们感到意外的信息是,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查询的结果里,第二个条目明确写着,发证日期为6月12日。
也就是说,在北京6月13日爆出罗马仕充电宝成雷消息前一天,这个充电宝才通过3C认证。
发证仅仅两天,就被暂停了资格。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发布的第10号公告,2023年8月1日起,移动电源开始实施3C认证,2024年8月1日起强制实施3C认证,没有通过的,不能出厂或销售。
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官网上,我们还查到了移动电源(0914)适用的条款和相关内容。
上述内容告诉我们,2023年8月1日之后,如果获得了3C认证,就应该视作符合国家标准;2024年8月1日之后,3C标准强制认定,更得符合国家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还出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带着疑惑,我们查阅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在其中一个专栏里,有专门的答疑解惑。
相关问题解答第16项的问题是,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官方的回复是,认证申请和受理;样品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认证结果评价和批准;获得认证后的监督。
按照这个流程图,认证受理、试验、工厂审查、给结论、后续监督,流程完备且周全。
不过,据澎湃新闻的报道,2025年5月之前,监管部门对移动电源等产品的3C认证流程实际为“先发证后审厂”,5月份之后,才改成“先审厂后发证”。
先发证后审厂,企业的操作空间多出很多。
另据杭州网的报道,5月6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了关于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程序调整的通知。通知中,最重要的改变是,型式试验样品,由原来“企业送样”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
在5月份两个打补丁的政策之后,移动电源的3C认证口子越来越严了。当然,再严的口子还是口子,有缝隙。
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管理体制是怎样的?
还是回到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的相关问题解答专栏牛博士,在第五项目里有回答,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由国家认监委指定的认证机构负责认证的具体实施,并对认证结果负责;
地方质检部门对列入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内的产品实施监督,也就是说,从认证到后续的监督,分别由指定的认定机构和地方质检部门负责。
有哪些认定的机构呢?在(专栏相关问题解答)第37项有回答。
国家认监委指定9家认证机构,具体承担第一批目录内产品的强制性认证任务。申请人根据产品类别向相应的指定认证机构申请。
查了下,除了专门车联网的、电气传动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检测机构在9家:
第34项明确写道:指定检测机构对样品检测报告和检测结果负全部责任。
没有进一步明确的细节,什么叫负全部责任。
前面说道,后续产品的质量监督,由地方质检部门负责。罗马仕所在地是深圳,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就是后续负责的部门。
在北京高校封禁罗马仕之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以最快的速度给出了处理结果,体现的就是后续质量监督职责。
根据在第7项7.1.1所说,认证机构应当在生产企业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对获证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实施有效的跟踪检查,以验证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确保获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并保持与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
也就是说,认证机构其实应该继续跟踪,被检测企业的产品,确保生产和试验的一致性。
据新浪财经的报道,3C认证有多家机构,业内普遍选择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完成认证。要完成一个3C认证,要花2万元-3万元,时间至少3个月。
对企业来说,是产品出售的许可证,准生证,对检测机构来说,意味着试验到生产的一致性。
很遗憾,截至目前,几乎没有任何报道分析认定机构的问题。
在3C认证证书里面,除了体现申请人、制造商,生产厂也是明确标注的。罗马仕的充电宝的代工厂是深圳卓翼智造,背后是一家上市公司。
关于工厂的强制认定审查,作用,意义,都有明确规则,考虑到目前没有任何信息指向代工厂,在此不过多展开。
一家以质量闻名的企业,倒在了内卷路上
在罗马仕充电宝出事之后,安科创新等同行也都在积极召回。
充电宝企业、深圳市场监督局此时达成共识,问题出在电芯原材料上。
罗马仕和深圳市场监督局都公开表示,由于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原因,极少数产品在使用中可能存在过热现象,在极端场景下使用可能产生燃烧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安科也在召回公告中表示,发现某供应商部分批次的行业通用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料变更,这可能导致极少数产品在长期循环使用后隔膜绝缘失效,进而引发过热甚至燃烧的安全隐患。
央视新闻7月6日的报道援引市场监管总局相关人员的判定,召回原因为电池生产过程中,混入金属异物。
各方面似乎已经明确,让充电宝发热,甚至起火的最终原因。
截至目前,几乎所有充电宝企业,都把矛头指向供应电芯原材料的无锡安普瑞斯。
6月27日,澎湃新闻援引安普瑞斯一位工作人员的话,目前,该公司有生产电芯,都是按相关规定生产的。至于网传的相关问题,市场监管部门正在调查中。
6月30日,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目前正在调查中,后续会统一对外发布。
7月3日,外界等来了调查结果。
(图源:AI生成)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无锡市场监管部门抽样检验发现,该企业产品存在电解液材料不一致、关键工序发生参数不符合工厂文件规定的管控要求的问题。其余检验检测程序还在进行中。
报道还称,目前,安普瑞斯拥有的74张CCC证书,均被认证机构暂停或撤销,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已依规对该企业生产的锂电池产品全部封存。
和罗马仕一样,我们也查阅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和安普瑞斯有关的3C证书情况。
结果让人一头雾水。安普瑞斯的3C证书里,很多都显示6月10日就已经处于暂停状态。
而原因,正是无锡市场监管部门所说的,一致性等问题。
6月10日,是本次充电宝事件发酵的最早时期。换言之,无锡监督部门,安普瑞斯早在6月10日之前,就已经知道其生产的锂电池有问题。
为什么没听说,无锡方面成为充电宝事件的吹哨人呢?可能和安普瑞斯的身份有关。
打开安普瑞斯的官网,公司背景雄厚,介绍自己是中美合作的产物。技术来源于美国安普锐斯,源头是斯坦福大学。美国安普锐斯的投资方包括美国三叉戟投资公司、中国赛富投资基金、无锡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谷歌公司董事长 Eric Schmidt 博士等等。
中国的投资方,主要是无锡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一家总资产 826.39 亿元,净资产 299.51 亿元的无锡国企。
看到谷歌公司董事长也是公司的投资人,引发了我们的好奇。随即打开天眼查,进一步分析。
在天眼查里面,我们发现,无锡安普锐斯一共就两个股东。第一大股东为香港安普瑞斯,持股55%,2011年成立。令人意外的是,天眼查显示,香港安普瑞斯已经宣告解散。
如果确实解散,那无锡产业发展集团这家国企,可能才是实控人,持股45%。
国企背景特殊,可以理解。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国企背景本应该是质量的保证。
此前,我们在和汽车行业头部供应商交流的时候,对方明确说,国企的车质量都不差,他们不敢乱来,原因你懂的。
同样的逻辑,相信套用在各行各业。
据第一财经报道,电芯堪称充电宝的灵魂,其成本占充电宝的40%到50%。可以说,电芯的品质决定了充电宝的品质。
据贝壳财经等媒体的报道,充电宝行业里,普遍认为安普瑞斯的电芯品质比较好,包括安克创新在内的头部充电宝公司,一直使用安普瑞斯的电芯,某种程度也证明其技术能力。
当然,价格也贵,一般共享充电宝是用不起的。
另据新能源产业家PRO公众号 6月23日的文章,市面上的充电宝,都喜欢用安普瑞斯的电芯,原因在于其充电速度够快。
文章称,安普瑞斯的电芯有当前最高的能量密度,其独有的硅纳米线负极,被称为颠覆性技术。6分钟可充满80%,是30W以上移动电源的首选。
能量密度越高,电池越不稳定,越容易出状况。如果产品质量稳定,将是巨大的竞争优势,不过,在如今的竞争环境下,质量优势在价格面前可能荡然无存。
为了生存,每家企业不得不挖空心思降成本,安普瑞斯似乎也是如此。
据36氪的文章,移动电源行业目前的核心矛盾在于市场对极致低价的追求,与锂电池安全的高成本要求形成冲突。同样容量的电芯,优品、次品价差非常大,当移动电源售价不断下压时,供应链只能在电芯和电路保护上做减法。
为降低生产成本,电芯制造商不断挑战设计和工艺极限,擅自变更关键材料、简化工艺流程及缩减制造设备投入,此类做法已成为某些电芯制造商常见现象,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连安普瑞斯这样身份、背景和能力的公司,都不得不在竞争激烈下,铤而走险,还有什么不可能?
最近,汽车发布会常说,安全是这个时代最贵的奢侈品。
这句话听着,既悲壮又悲哀。
(图源:AI生成)
从卫生巾到充电宝,再到汽车,安全原本应该是标配,如今都成了奢侈品。
罗马仕在官网说,自己的品牌使命是创造好看、好用、好卖的充电产品,这让我想起,最近火热的某造车公司,把好看放在造车的第一位。
好看没有错,但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安全、质量必须过关、过硬,如若不然,相信会有更多罗马仕一样的企业,安普瑞斯一样的企业。
7月6日,据界面新闻消息,当日凌晨1点多,罗马仕正式发布停工停产放假通知。
罗马仕表示,除召回相关员工外,其余员工停工停产,停工停产时间为今年7月7日起持续6个月,如需延长或提前结束期限的,公司另行通知。
7月7日,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罗马仕在天猫和淘宝的官方旗舰店均已关闭。
罗马仕的结局,似乎已经注定。
没人想看到企业是这样的结局,员工是如此的境遇,可内卷式环境下系寄望于企业用道德来维持正常的商业行为,很不现实。企业先活不下去。
又或许商业道德,从来就是一条,最难提高的底线。安全不易,但时下的中国,安全实在太重要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叶檀财经矩阵号
声明:近期,不少人以叶檀财经的名义,或xx叶檀、叶檀xx等名义,在各大平台售卖和股市相关的课程,进行和股市相关的直播。
在此,我们声明,任何和股市相关的直播、课程,均与叶檀财经无关,也没有得到叶檀财经或叶檀本人的授权,认可。
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叶檀暖人生、叶檀聊人生、半间白云、叶檀说、檀谈人生,抖音号叶檀财经、檀姐姐暖人生,小红书号叶檀财经,快手号叶檀财经,头条号叶檀财经,百家号叶檀,请用户认准上述账号。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叶檀财经和叶檀对其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放松心情,把学习和享受贯穿在悠长的人生中,让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快乐。
作者:青城桢楠编辑:Dean
图片:来源于AI生成
叶檀财经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咨询合作,请联系微信
13818756019(商务微信)
喜欢请您点个赞
启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